Fusion讓料理超越99分!

從主廚的餐桌到廚房,從精緻的時尚法國料理到爐台上的中華大炒勺,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請主廚分享在料理一路上的故事。

從小母親不管工作有多忙碌都會為「家」料理,很快就開啟主廚對食物風味的講究和追求,在國中畢業後就確立未來以料理為目標的志向,進入高雄餐旅學校後,原對日本料理有興趣的他,在飯店實習時期接受了中式料理的訓練,又在一次命中注定的用餐體驗後,決定未來的西式料理之路。

主廚呂柏翰 Louis從La cocotte開始,再到侯布雄的法餐底蘊,再到Chou Chou以當代亞洲料理成名的港籍主廚Chef Kin是開啟他探索個人風格的起點,也在不停地自我磨練下,找到了突破99分的方法,那就是「家」熟悉的味道,因為在創新料理中,若少了一些熟悉的味道,我們總會感覺這道料理少一味,這是主廚對Fusion融合式料理風格的堅持:客人吃得懂最重要。

中餐與西餐的料理技法其實差異很大,中式料理由於亞洲國家的生活節奏,塑造出一套講求「速度」的料理方式,因此食材多以薄片、細絲等快熟的形狀為多,讓我們對中餐師傅的好刀工有個既定印象。而相對速度,西式料理則是「時間的堆疊」,用長時間淬煉細緻的食材風味。

廚房裡的鍋具也融合的中西式料理

 

 

法式脆皮烤鴨,找到Ümameat「熟成胭脂鴨」的完美熟度

主廚的料理下,為法式料理而生的Ümameat「熟成胭脂鴨」,從外觀油亮飽滿的鴨皮,到內部粉嫩的肉質,呈現極致的風味口感和視覺感受!

非常美的「爐烤胭脂鴨」

主廚的菜單上,這顆美麗的「爐烤胭脂鴨」必須提前預訂,前置作業是參考北京烤鴨做法,用香料和鹽巴醃製一天,讓肉質入味。

未燙皮的鴨胸
用滾水淋上鴨胸,做燙皮
淋上冰涼的脆皮水
(左上)燙皮、淋脆皮水後的鴨胸,明顯比較圓潤,色澤紅粉

隔天進行燙皮,用滾燙的熱水反覆淋上鴨胸,原本收縮的表皮會漸漸鼓起,感覺毛細孔都打開了,這時候再淋上冰涼脆皮水(紅醋與糖水)讓皮吸收脆皮水的色澤和香甜,有助於後面烤製的焦化金黃色。

風乾後的鴨胸,皮緊實
反覆烘烤後的鴨胸,表皮開始呈現金黃色、油亮感

接著是等待風乾的時間,需留意肉質變化來調整,風乾後在出餐當天會以160°C反覆烘烤、靜置,透過靜置讓溫度滲透到肉中。

均勻地刷上蜂蜜麥芽糖漿
高溫快速的烘烤,讓鴨胸表皮脆口,也將皮下脂肪逼出

最後要出餐前會再刷上蜂蜜麥芽糖漿,用240°C左右烤箱高溫烘烤,高溫是為減少鴨皮下的油脂,較不膩口,也會再用熱油潑,減少顏色不均的情況,讓鴨胸顏色更一致,鴨皮也會吃起來更脆。

再為鴨胸增添一點風味
掌握時間和溫度後,完美的呈現胭脂色的鴨胸肉

接下來的桌邊展示,將整顆胭脂鴨胸放在青花椒香料、迷迭香上,煙燻動作使香氣附在表皮,桌邊展示後再進行分切、擺盤,這也是個掌握時間和熟度的關鍵,展示的時間同時也是讓鴨胸靜置的時間,為了達到完美熟度和呈現口感,這些都是重要且必要的節奏噢!主廚講究每個步驟的程度,展現他帶給人那種認真研究、不斷進化的料理精神。

一旁的配料是以柑橘蘿蔔泥和青花椒調味的肉汁,Ümameat「熟成胭脂鴨」的風味濃郁,蘿蔔的清爽和柑橘的酸甜可以平衡風味,同時用同屬的柑橘科的青花椒提味,既不會突兀,也能展現獨特的辛香氣,增加風味層次。

圖片取自CHA CHA THÉ Cuisine官方facebook